.

.

 

" 丝路拾遗 再叙千年 "——2015 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浙江艺术网   2015-11-18

克孜尔石窟作为公元3 世纪至公元9 世纪丝绸之路重要的佛教文化遗迹,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一时间段内龟兹石窟产生、发展、繁盛和衰落的过程。同时,也为丝绸之路特定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宗教、艺术、民族民俗、音乐舞蹈的发展和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克孜尔石窟是已消逝的“丝绸之路”和古龟兹文明的独特见证。以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代表的龟兹石窟壁画艺术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即: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中华汉唐文明)中的瑰宝,通过“丝绸之路”这一载体,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一方面体现了东西艺术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完美结合,一方面在进行传播、交流、交汇和融合之后影响着中国艺术发展和发哺着西方艺术。

克孜尔 80 窟,《降伏六师外道》

“丝路·思路”2015 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本着提升丝路文化艺术的建设与传播而组织召开。这是一次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新疆龟兹研究院联合组织的关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古迹保护与修复、佛教艺术研究等方面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这是百年来第一次完全由中国主办,境内最具规模的关于龟兹学研究涵盖艺术史、艺术实践理论、考古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等领域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克孜尔 14 窟,《马王救商客出海》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等11 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共100 余名。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收到了国内外丰富多彩的学术论文40 余篇,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及艺术史系汪悦进教授,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鲁克斯,美国国家画廊史密森亚洲艺术博物馆、古代中国美术部主任凯斯·威尔森,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亚洲美术部主任江文苇等近30 位国际学者,及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郭宏等国内专家学者,论文内容涵盖了丝绸之路和古龟兹的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古文字,以及龟兹壁画保护和临摹等内容。国内外与会嘉宾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包括克孜尔石窟在内的龟兹石窟,以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树立和探讨,在学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在本届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要求是以前从未发表过的,是作者本人和这次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主办单位的共同学术成果。这次活动将在浙江杭州和新疆克孜尔两地进行。

克孜尔 189 窟,《护法金刚》

本次研讨会分为五个板块:一、丝绸之路主题:丝绸之路与佛教艺术传播、龟兹人文地理、龟兹民俗艺术;二、克孜尔石窟壁画考古与艺术研究主题:考古、材料、艺术创造和技法;三、克孜尔石窟壁画与欧亚国家文化艺术互动主题:印度文化、希腊- 罗马文化、波斯文化、中原文化;四、克孜尔壁画海外流失部分研究主题: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美国国家画廊赛克洛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五、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主题。

为了配合研讨会的召开,更广泛、深入地弘扬传统文化,将于2015 年10 月21 日—10 月26 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千年叙述——中国颜彩绘画作品文献展”。此次参与展出的克孜尔壁画作品,是新疆龟兹研究院老、中、青三代画家,以及国内艺术前辈和新生代画家多年来对龟兹壁画孜孜不倦、真诚临摹所积累的艺术结晶。此次展览以作品和研究文献的方式呈现,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为创新理念的观点,将传统的“赋彩”观在当下创作中的境遇中继承和发扬,凸显当代绘画更为开放多元的视觉传达手段和效果,建立以中华文化为引领的当代东方国际绘画语言体系。展览还将展出近几年中国美术学院在岩彩画教学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展览作品还包括西藏唐卡和山西壁画临摹。

王赞,《丝路花语》, 200cmx210cm ,矿物色、麻纸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外文化交流、融通的福地,这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此次召开的“丝路·思路”2015 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意义非凡。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贤达从当代国际化的视角对古典壁画艺术的保护、修复、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古代壁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历史演变以及文化价值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对几乎失传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将立足当代,提升岩彩壁画的学术品位和理论建设,使古代岩彩壁画研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 丝路 思路——2015 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2015 10 21

8 :30-8 :45 会议代表签到

9 :00 研讨会开幕式,领导致辞

1. 主持人介绍与会嘉宾

2.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致开幕辞(6 分钟)

3.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鲁克思讲话(6 分钟)

4.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书记劳泓(副总指挥长诸葛建)讲话(6 分钟)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康菊讲话(6 分钟)

6.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宣布国际研讨会开幕

7. 集体合影留念(在美院文化广场)

主持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杭州)

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拜城)

上午 9:40-12:00

第一会场(学术报告厅)

分会主席: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视觉中国协创中心主任)

09 : 40-10 : 10 汪悦进( Eugene Wang ,美国哈佛大学): 禅观与天眼:克孜尔石窟壁画空间新议

10 : 10-10 : 30 中场休息

10 : 30-11 : 00 鲁克思( Klaas Ruitenbeek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吐鲁番和克孜尔木头建筑构件

11 : 00-11 : 30 凯斯 · 威尔森( Keith Wilson ,美国国家画廊赛克洛艺术博物馆): 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画廊史密森亚洲艺术博物馆里的克孜尔壁画遗迹

11 : 30-12 : 00 互动讨论

第二会场(校史馆)

分会主席: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09 : 40-10 : 10 江文苇( David Sensabaugh ,美国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藏《月光王施头本生故事》石碑铭文与克孜尔洞窟室主之研讨

10 : 10-10 : 30 中场休息

10 : 30-11 : 00 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传统壁画的当代传承与保护 —— 从大同、洛阳壁画创作实践谈起

11 : 00-11 : 30 史明理 ( Clarissa von Spee 大英博物馆): 奥瑞尔 · 斯坦因与大英博物里的新疆壁画

11 : 30-12 : 00 互动讨论

12 : 10-13 : 20 自助式午餐

下午 13 30-16 30

第一会场(学术报告厅)

分会主席:凯斯 · 威尔森( Keith Wilson ,美国国家画廊赛克洛艺术博物馆古代中国部主任)

13 : 30-14 : 00 张文玲(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亚及古印度西北佛经故事写本初探

14 : 00-14 : 30 张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卢舍那法界图像 —— 龟兹石窟壁画之环节

14 : 30-14 : 50 中场休息

14 : 50-15 : 20 罗世平 / 刘韬(中央美术学院): 库木吐喇石窟第 15 至 17 窟壁画与塑像的重构

15 : 20-15 : 50 郭宏 / 徐永明 / 叶梅 / 王力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新疆龟兹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病害调查

15 : 50-16 : 30 互动讨论

第二会场(校史馆)

分会主席:赵 莉(新疆龟兹研究院副院长)

13 : 30-14 : 00 王赞(中国美术学院): “ 画家画 ” 之壁画与 “ 六法 ” 之间的关系

14 : 00-14 : 30 王雄飞(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所长): 古代壁画临摹对当代岩彩画创作及教学的影响

14 : 30-14 : 50 中场休息

14 : 50-15 : 20 李星明(复旦大学): 金翅鸟图像从龟兹到中土的流变

15 : 20-15 : 50 贾应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龟兹佛教与戒律

15 : 50-16 : 30 互动讨论

16 :45-17 :45 “千年叙述”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文献展及岩彩画作品展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 10 22

上午 9:00-12:00

第一会场(学术报告厅)

分会主席:张 坚(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

09 : 00-09 : 30 毕丽兰( Lilla Russell-Smith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库木吐喇石窟汉风和回鹘风壁画残块

09 : 30-10 : 00 山部能宜( Nobuyoshi Yamabe, 日本早稻田大学) / 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 苏巴什第 3 窟的壁画和刻字

10 : 00-10 : 20 中场休息

10 : 20-10 : 50 史晓明(新疆艺术学院): 山高水长 —— 以克孜尔菱格画为基点

10 : 50-11 : 20 庆昭蓉( Ching Chao-jung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龟兹语文献中关于颜色的词汇

11 : 20-12 : 00 互动讨论

第二会场(校史馆)

分会主席:张文玲(台北故宫博物院)

09 : 00-09 : 30 王建林(新疆龟兹研究院): 龟兹皇族智月考

09 : 30-10 : 00 苏玉敏(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后的帽子 ——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女性世俗人服装

10 : 00-10 : 20 中场休息

10 : 20-10 : 50 桧山智美( Satomi Hiyama ,马克思 - 普朗克艺术史学院佛罗伦萨分院): 克孜尔石窟第 207 窟壁画研究

10 : 50-11 : 20 孔哲( Fletcher Coleman ,美国哈佛大学): 婆罗门的审美现象: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中婆罗门艺术形象探讨

11 : 20-12 : 00 互动讨论

下午 13 30-16 30

第一会场(学术报告厅)

分会主席:毕丽兰( Dr. Lilla Russell-Smith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中亚部主任)

13 : 30-14 : 00 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 龟兹石窟壁画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对比研究

14 : 00-14 : 30 毛建波 / 建之栋(中国美术学院): 克孜尔石窟中的菩萨体系研究

14 : 30-14 : 50 中场休息

14 : 50-15 : 20 张乔(中国美术学院): 克孜尔壁画中的雁王相与《十诵律》

15 : 20-15 : 50 井上豪(日本秋田公立美术大学):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女式头饰

15 : 50-16 : 30 互动讨论

第二会场(校史馆)

分会主席:史明理( Dr. Clarissa von Spee, 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 / 中亚收藏部主任)

13 : 30-14 : 00 银小宾(湖北美术学院): 克孜尔石窟壁画 “ 天雨花 ” 图像谱系探略

14 : 00-14 : 30 陈爱峰(吐鲁番学研究院):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 14 窟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初探

14 : 30-14 : 50 中场休息

14 : 50-15 : 20 喻干(中国美术学院):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与罗马圣玛丽亚古教堂拜占廷壁画之比较

15 : 20-15 : 50 苗立辉(新疆龟兹研究院): 龟兹石窟中的汉传佛教华严佛陀观

15 : 50-16 : 30 互动讨论

16 : 30-18 : 00 参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18 : 30 晚宴

 
 
 
 
 
 
 
 

本网站里所有网页设计的版权属纽约"中华文化艺术网" eChinaArt.com, Inc. 所有,文章、艺术作品照片版权属艺术家或作者本人所有。任何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的转载, 出版或借用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eChinaArt.com,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