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3月21日至3月31日在纽约市举行为期十一天的"亚洲当代艺术周"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有世界当代艺术领域里具有影响力的策展人,批评家, 学者,艺术家,画廊经理人和艺术机构组织者。他们用不同的形式,从各种角度来深入研究和探讨现今的亚洲当代艺术形态和发展方向,并建议相互间在学术领域和市场开拓层面建立互动协作关系网。"亚洲当代艺术周"的内容包括展览,影视回顾,专题系列讨论,展览策划人与艺术家对话等活动。观众除大量纽约本地区专业人士,媒体和艺术爱好者外,也有许多来自外州和界世各地的艺术同行。参与这次亚洲当代艺术周的机构有现代美术馆(MOMA), 古根汗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亚洲协会博物馆(Asian Society Museum), 苏富比(Sotheby's ),亚洲艺术档案馆(Asia Art Archive),中美博物馆(MOCA),皇后美术馆(Queens Museum of Art),鲁宾美术馆(Rubin Museum of Art),柯恩艺术馆(Ethan Cohen Fine Arts)等25所著名机构。在这个专题报导中,中华艺术网有选择地介绍几个与中国当代艺术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活动,并结合现场评论,对艺术机构经理人和艺术家专访,网友提问等形式来讨论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和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情况。下面是中华艺术网策划人喻干Yu, Gan制作的几个专题和特别评论。 | |
|
|
" 绘画的尊严", << 中国艺术家刘晓东与古根汗博物馆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 蒙若的对话>> 会场记实及述评 |
|
2011 年3 月29 日晚我去古根汗艺术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参加研讨会。今天的内容是<< 中国艺术家刘晓东与古根汗博物馆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 蒙若的对话 Liu Xiaodong in conversation with Alexandra Munroe >> 并播放由侯孝贤导演的影片<<金城小子>>。以下是根据我本人在现场开会时所做的笔记而整理出来的"对话会"记实及评论。 会上首先由古根汗博物馆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 亚历山德拉 蒙若简单地向观众介绍中国艺术家刘晓东 亚历山德拉 蒙若: 去年初,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家史密斯写了一篇题为<<从后极限主义到马克斯Post-Minimum to Max>> 的文章,指出从那时期以后的人物画属于现代艺术范畴,但不是当代艺术。史密斯认为: "人物画在观念上退化了(conceptually retrograded),没有把艺术与社会批评相联系,缺少艺术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太物质化" 。但当我们看刘晓东的人物画时,越看越感到史密斯对艺术活动的论点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人物画的评论也相当站不住脚。 刘晓东的写实人物画充分联系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它们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及民众生活的实况。不像水墨艺术,它紧密连接千百年中国文化 , 是中国国家文化的象征。而以刘晓东为代表的"中国写实主义" 是在中国的"后社会主义(Post Communism)" 时期里以描绘农民,民工 ,和普通人的生活为中心内容的。刘晓东为了制作近期作品,用了三个月时间回到了他的老家去画从前的朋友。 刘 晓东的老家金城是一个位于辽宁省边远地区的手工业小镇。要从北京朝东北方向开九小时的车程。 刘晓东在三个月时间里在不同的场合画了八位他从前的朋友,大部分人都是他以前高中或武术队的同学或朋友。 刘晓东认为演变中的中国既创造了成功者也创造了失败者,他的画中包含了这种成份 , 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刘晓东的画都是直接对人物景物写生,由于他早期受过武术训练,我们可以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一种独有的作画方式 : 用笔敏锐, 迅速, 果断。摄影也是他的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他在这几个月中拍了成百上千幅作品, 并运用其中的一部于绘画创作。我想知道, 艺术是否应该与我们时代的现实的生活所联系?艺术作品对人性的表达是否会让我们觉得更聪明,更慷慨或更感动?对于刘晓东来说,答案是Yes!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放映一部反映刘晓东这三个月写生生活的影片<<金城小子>> 。在放映之前我想问刘晓东你是怎样在作品中把艺术内含与社会批评联系在一起? 刘晓东: 我是一个画家,但有的时候我好象又是一个作家。因为我对人,对人和人的关系,对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给予人的变化很有兴趣。写实绘画特别适合表达这种情境。在我的意识里没有那么多画种的区别,就象一个作家写文章时是用铅笔,用钢笔还是用Computer 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能把他心里的涌动最好地表达出来。 亚历山德拉 蒙若: 能告诉我们近几年来你是怎么把日记形式,绘画形式,摄影和影像形式综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观念上的艺术作品? 刘晓东: 我觉得-个艺术家有时候要学会把艺术和生活分离。我在从事-个艺术项目时觉得完全沉浸在艺术世界里。那里有我看别人别人看我,这段时间内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艺术。那段时间以外的时候我尽量远离艺术。所以我的 Project 里包括我在那段时间内的日记,照片,影像,绘画等形式。它们能够更加完整地把那段时间的生活内容呈现出来。我有-个野心,就是建立个人眼中所看到世界的历史。 亚历山德拉 蒙若: 你是怎样选择导演的? 刘晓东: 在尤伦斯展出的时侯,那个馆长策展人对我说: 你的每一个Project 都有一个电影,这回你能不能请一个你认为最牛B的导演? 我马上想到的是侯孝贤。我觉得他有一双眼睛,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留念,在他的镜头背后有人性一直在涌动 。 接下来放电影 << 金城小子>> 这是一部反映刘晓东为筹备名为 << 金城小子>> 的画展而回家乡金城画写生而拍的资料片,影片以刘晓东画王力, 杨树军, 小豆, 成子等他的八位旧友们为中心,结合当地的实地环境和家人友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画家三个月内的工作实况和他的思乡情节。下面是片中的一些主要镜头回顾和刘晓东的旁白。 镜头: 在台球馆内画同学小豆肖像。刘晓东旁白: 有时画不出想要画的东西,因为我作画时只有-个角度,其它的东西进不来。这时拍电影更适合,它是全方位的。可我没有办法,很不适应。有时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可是你的视野就这么榨,这些矛盾会使你特瞎不上自己的画,很难表达。老是和自己较劲,加上屋内光线太暗,画起来很累,特别是前面一二张。 镜头: 在画一位满脸横肉臂带刺青的壮汉肖像。刘晓东旁白: 他的形象很对味,所以我一气哈成。他的家也是这样,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就象-个流浪汉的家,该有的东西全放在地上,没有的就没有了。一个电饭煲,几个碗,几瓶药酒。就是最简单的生活。我画起来也特带劲,一下子就打开了。 镜头: 夕阳斜照在那些昔日青少年朋友家的破旧的房子上,暗沉沉的室内也洒进余晖。刘晓东旁白 : 从前我回来 , 我们这帮朋友都是在小饭馆吃饭,他们常来我家,我几乎没去过他们的家。这次是因为要画他们家的背景才去的,一到那里我马上感到这很象回到我父母过去的家。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一个地区一代代人的变化其实很小。 镜头: 在闪烁不定灯光下就着嘈杂的音乐写生卡拉OK 歌唱者形象。刘晓东旁白: 卡拉OK如果拍成照片后再画就没有意思了。这个东西不太好表达,但那种人的高兴和亢奋的姿态我又很想表达, 我突然觉得要拿一块画布到卡拉OK 里去面对面地画人,意义完全不同了。这种做法有点象农民,它很原始。不在乎画得好坏,只要画就是好的。因为在这种环境里产生的东西不象在工作室里编造或作拍个照片去画,它是即兴处理的产物。光线很奇怪,尤其是颜色和平时调的不大一样,由于音响光线等干扰因素,使你的画面显得很烦躁。 插评: 看着这些镜头,不知怎么我想起了纽约艺术家田挥和我聊刘晓东作品时的话。田挥说: "刘晓东想不牛B 都难。他始终关注中国敏感的社会问题,关键是他“ 在场“ ,其次,他是真正的' 在猛烈地工作'( 陈丹青语) ,这不单在中国,在当今全世界都无人能及。加上他对画画狂热的爱,是个不折不扣的' 油画暴徒'( 陈丹青语) ,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九十年代初,他和喻红从欧洲来纽约,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他们同样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回头看来,他们选择回国,是选择了画画,成就了艺术生命 。" 镜头: 刘晓东在一块荒地旁长满青草的细水沟边为旧友画写生,这时突然下起了雨,但刘晓东还在继续画,朋友不走,他也不走,打着伞画。刘晓东旁白: 这些年来,我见到了许多事情,生活里遇到很多场面对我有许多触动,我是睁着眼睛,不是闭着眼睛在画画。有一次在北京的一个臭水沟边上看到一个老人在看 X 光片子,我立刻就想起到了一种被遗忘的情景,我觉得我的这些兄弟对于我的生活轨迹来说是-群被遗忘的角色。整个工人阶级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背景的情况下他们有被遗忘了的感觉。在中国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中,小城镇是被抛弃的,早晚会被大城市吞并彻底忘却。那里的人再有各人才华,再有个人品质都没用,都会被社会遗忘掉。看到这种情景我深有触动,我也是在这里长大的,特别能体会这种感觉。 一组镜头: 画家独自在故乡的荒野中疾步,在与朋友们踢球,在看那些朋友们用木棒打 "冰球" ,在小山坡上画风景,在田间画人像...... 刘晓东旁白: 在写生时因为对象在动,环境的变化在影响你,这会使你产生新的创造性。我认为个人的想象力只能搭建一个大概,其它具体的东西都是靠在生活中的创造,让它更有力量。从这点上讲我是挺相信那种有形象的绘画。各行各业都会受历史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我们这个行业的历史,我们根本无法画。这点上我能理解音乐从那来,它也是从音乐的历史中来,再结合现实经历再创造。离开历史我们谁都不会做,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下笔。历史是历史,所谓创造性就是历史能为你所用,你能够体现你自己鲜明的态度。作为艺术家来讲,将来如能够站得住历史,要靠你的穿透力能把这个历史穿透,做出一点点事。现在绘画对我来讲,变得越来越老实,就想如何用自己的笔和颜色来把这个世界交待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拿看棒子?我是想表达一种愤恕的情绪,象打架过一样的,想表达一点与打架有关的情节。因为拿着棒头就是这种形象,但这种年龄拿捧头也有点不对劲。在写生时我尽量不画详细的草图,因为按排得特合理以后画起来反而没有意思。现场有一种矛盾,虽然环境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这种焦虑更加有意思,是一种绘画的原始态度,我觉得一个画家好象这样是最快乐的。且我这么做对我自己来讲确实很充实。 影片的结尾部分镜头: 刘晓东和他的父母亲一起在家吃饭,边吃边聊天。刘晓东对父亲说" 今天你的耳朵倒挺好使啊", 刘父以沙而含混的语音答倒" 嘴还是挺好使的,饭挺好" 。 插评: 这种看是极其平常的家庭对话反射出了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跨时空,跨国界。作为观众,当我看到这个镜头和听到这段对话白时,我立即想起我那己瘫痪在床两年的老父亲,每次我回去看他或打电话回去都会有对牛弹琴的段子出现,而且他们的声质是如此接近。就象世界上所有婴儿的啼声都相似一样,所有垂老者的声音也都是很相像的。不同的是婴儿的脆啼是带着进入新世界的期望,而垂老者的咕哝更多的是无奈的叹息,因为他们知道不管作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们很快就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下个月我又要回上海探望我父亲了,只要能听到他那问非所答的声音我己很满足。我想世界上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盼望。影片看完后我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刘晓东称侯孝贤的 一双眼睛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留念,在他的镜头背后,人性一直在涌动 。 一小时的电影完放后大家继续讨论 亚历山德拉 蒙若: 很优美。我的同事们与我都被这部影片所震动,一些人还流下眼泪。晓东, 你搞电影己有很长时间了。早在北京期间你和你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朋友们就-起研究资料电影(Documentary Film)艺术,你和喻红参加了王小帅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冬春的日子" , 这是一部在中国资料电影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卫影片。请你谈一下为什么你这么喜欢电影艺术? 请你谈谈你与中国其他电影导演包括后来的侯孝贤交往和合作的情况。 刘晓东: 我是一不小心参与到中国独立制片事业的开始那一些人的行列。一不小心,我们个把中国的独立制片搞起来了。1990年的那个时代,中国电影必须由电影厂定指标才能拍的。我的这些同学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想拿到指标是不可能的,因为太年轻。但他们还是要搞,于是去借一些钱拍电影。那个时候我常跟现在所说的第六代导演常在一起,关系都很好。我有时候做他们的美术指导,有时候也出演他们的电影。 亚历山德拉 蒙若: 我想和你谈谈你的" 每日生活" 的概念。纵观现代美术史: 从印象主义到达达,如果你看看杜尚的" 每日生活" 的内容, 或观念艺术,极限主义艺术,这些都有不同的在" 每日生活" 方面的哲学和美学意义。每一个艺术运动在当时都是比较前卫的。我很有兴趣了解你的" 每日生活" 的概念,你的理论源泉在哪里?美学本质是什么?不论作为画家,作家还是电影制作人,我感觉你们" 每日" 的内容好象很原始,很生猛(Raw) 。 刘晓东: 是。我觉得很多时候面对日常生活你必须细心地观察,当作认真地去体会的时候我发现日常生活的力量大于所有的艺术力量。因为生活这个事情你永远不知道结果,你只是在一个过程里边,而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有结果的。从绘画上讲,漫长的西方艺术史,从中世纪绘画到今天的当代绘画艺术都能给我很好的启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血液里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和影响,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中国的绘画艺术,比如说宋朝的绘画。当然一些行为艺术家,很多波普艺术家他们把很多艺术界线打破了,这些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打破艺术界线后使从事艺术工作变得轻松了。如果仅仅站在一个画家的角度看,绘画的历史就太沉重了, 但如果站在杜尚的角度,他就把这个事情看得很轻松,因为对他来说绘画不存在。如果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我在绘画时就能打得更开,也就是说与绘画相反的东西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对电影就很有兴趣。 亚历山德拉 蒙若: 你的众多作品都与中国的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有关,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你能够预见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方面会发生震动吗?我听到你在评论中说中国经济的奇迹造就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我又听到批评家说中国要把中国当代艺术国家化(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s now being nationalized), 你能否对些作些评论?你同意中国当代艺术现在正被国家化吗? 刘晓东: 就我个人感受来讲,中国的确想树立文化形象。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商业领域里的时间比较短,但在很短的时间内进来的钱太多,这两个方面对中国当代艺术都会有影响。政府在推广文化形象方面不太得法,目前还不太会和世界玩。商业对于艺术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但是它如何与艺术之间建立一个好的相互间的推动作用,这得根据艺术家的不同情况而定。如果没有商业的介入,中国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还有当代艺术。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非常可耻。 亚历山德拉 蒙若: 太好了!谢谢刘晓东能与大家进行广角度的交流。 最后是约 15 分钟的自由提问 到会者问: 你怎么看贾樟柯与候孝贤的导演风格? 他们的风格非常不同,请谈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刘晓东: 他们两都是非常出色的导演,不同的地方是一个年轻,一个偏老点。年轻人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年纪大的更含蓄,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我与候孝贤这个团队在一起三个多月,他们在拍片时我基本上没什么感觉,按中国的讲法是"火候比较老到"。 到会者问: 你提到拍片共用三个多月的时间,但你真正在现场用了多少时间?背景音乐是否以"四季"为主题? 刘晓东: 我在去年六月份回金城准备项目,正式回金城画画大概是七月二十八日左右,结束那天是十月二十一日。在这段日子之间,我去过上海,还来过一次美国,美国和上海的时间加在一块约10 天。这是那一段的生活。音乐是由导演决定的,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的音乐,是林强创作的。现在看到的不是最后完成的那个片子。刚刚剪出的一个完整版大约一小时二十分钟,我来之前在北京做了一个首映,但还没做成DVD ,只能在专业系统里放映,所以带不过来。 到会者问: 我有机会在北京参加了你的画展和影片首映式 , 很精采。实际上观众都非常年轻,这些年轻人大概没有你的那种生活经历。他们能理解你的影片吗?当代中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如北京等与边远小城镇的差别很大,这种大小城市之间的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如何把中国的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建成都市化的生活水准? 刘晓东: 其实我在中国乡下画画的时间比在城里多一些,中国人中这样的生活占70% ,另外10% 可能是非常有钱,还有20% 的人生活在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得也比较好。现在城里的年轻人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如何生活己经不太了解,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中国边远小城镇,我也不知道年青人对我作品的反映。但后来我发现许多年轻人还是很喜欢的,展览时我收到许多年轻人的短信,他们说得蛮好,一个是很感动,另一个是他们看到了一种绘画的尊严。 到会者问: 你以前与贾樟柯与合作过拍片,请谈一下在画室内作画与室外写生的感受的不同处,你为什么要经常变换作画姿势?电影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对绘画的影响 ? 刘晓东: 改变绘画的动作使自己的画变得新鲜,比如说我坐着画画,站着画画和爬着画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经常会改变我自己的身体,因为我怕变得好,什么思意呢?因为我觉着"好" 和"伟大" 是个敌人,这句话也是你们美国的一位企业家说的。当我意识到我的东西变得" 好" 的时候,我希望能打碎它,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挪出工作室以外的地方去画画的原因。在工作室我有很多时间,我可以画得很好,可是在外面又是风又是雨,很多条件不允许你画得很好。至于和电影的关系,我觉得电影的叙事是很有魅力的,绘画没有叙事性,但是绘画可以表达一种气氛,一种心理。这种心理的延伸或许比电影更深些,电影的气氛也影响我绘画的气氛。我希望我的绘画能使人过目难忘。 我问: “如果2010年夏天你还是20 年以前的那个刘晓东,你会回金城画三个月画吗?” 刘晓东:“不会” 。 刘晓东给我的答案很真诚,就如他的画,从不撒谎。要不撒谎真不容易,这个世界里好人也撒谎更不用说坏人了。实际上很多美学的问题都与它有关。 喻干,2011 年4 月6日于纽约 |
|
如要转发此文,请联系: service@eChinaArt.com |
|
||||||||
本网站里所有网页设计的版权属纽约"中华文化艺术网" eChinaArt.com, Inc. 所有,文章、艺术作品照片版权属艺术家或作者本人所有。任何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的转载, 出版或借用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eChinaArt.com,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