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市P.S.1当代艺术中心于20081019日至201031日展出阿根廷艺术家Leandro Erlich 那件杰出的,以混淆人的正视觉观察力而著名的装置艺术作品游泳池”(Swimming Pool).  Leandro Erlich的装置艺术作品素以无视物理定律来迷惑观众而出名在这个展览中,Leandro Erlich把它的二件最著名的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之一游泳池展示给观众。Leandro Erlich P.S.1的双层空间画廊非常满意,因为在游泳池作品完成后的10年时间里,此地是他为这件作品所能找到的最佳展览场所。它能给观众提供在二个不同空间所体会到的二种截然不同的感受。Leandro Erlich在这间画廊建造了一个完整的游泳池,包括它的甲板,梯子和下水管道设施。当观众从一楼进入画廊时,他们可以看到一种超现实的景象: 人们穿着衣服在游泳池的水下站立和行走并且可以正常呼吸。这时只有从这个二层复式画廊的地下室层面进入者才会感到那里是一个空着的游泳池。这个建筑体是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一个视觉骗局:用一张用压克力(acrylic)材料所制成的全透明大布在游泳池的中间把水隔开,把这个游泳池变成上面一半(画廊一楼展厅)是水,下面一半(画廊地下室展厅)是无水的空间。当从画廊一楼水的上方看时,它却能给观众以一种正常游泳池的幻觉,艺术家以诙谐的方式让观众迷失方向。

Leandro Erlich1973年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他的作品十多年里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展出,其中包括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第7届伊斯坦堡双年展(2001)、第7届哈瓦那双年展(2001)、第3届上海双年展(2002)、第1届釜山双年展(2002)、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2004) 新加坡双年展(2008)、利物浦双年展(2008)以及新奥尔良双年展(2008)

 

视觉欺骗和心理欺骗

在P.S.1 欣赏游泳池, 2009年9月12日

 

多年前就从网上和一些美术杂志上看到过“游泳池”这个名字,由于从未看过原作,以后就逐渐忘了。今年里我在 P.S.1 当代艺术中心两次观赏这件世界著名的装置艺术作品,奇怪的是二次的感觉大不一样。第一次参观后感到它根本没有媒体上说的那么玄乎,自己好象是上当了。第二次观摹后觉得它的内含比媒体说得还深刻,自己确实是被艺术家给骗了,感叹自己又上当了。

我上周五完成了 P.S.1 “游泳池” 展览介绍的中文翻译,总觉得原文太宠统概括,当实地展览简介可以,但作为网上的介绍就太平泛。我想加写一些补充材料从别的角度来向读者提供一些信息,于是我在 9 月 5 日这个周未又去了次 P.S.1 。虽然这件作品的展期己于今年 3 月 1 日结束,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件作品到现在仍放在一楼主展厅供人继续参观,它被该博物馆永久收藏了吗?那作者也太走运了。莱安埃尔利赫 (Leandro Erlich) 是个天才 + 精专的小子,看看他年纪轻轻己几乎把全世界所有著名的 “ 双年展 ” 入选卷都放到口袋里。从纽约的惠特尼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八年中参加过十二个重要的双年展,把世界也游了一圈。

由于入场较早, “ 游泳池 ” 刚开放还没人下水,整个展厅就是我一个人。第二次参观此展的感觉基本与第一次来时一样:它就是一亇普通的小号游泳池,一眼可从上望到底,粗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这次我是翻译过这亇展览的策展人,P.S.1主任阿兰那海因斯(Alanna Heiss)的文章后来的,知道了一些奥秘,所以不肯走。我单独地在上层的甲板上转圈子,查觉到一些上次被忽视的情节如 : 泳池的两边各有两个扁形的相互对应,与水平面平行的出水口在不停地慢慢喷水使游泳池的水面潾波荡漾。除此以外与第一次来时的感觉差不多。

上面看不出什么了,我就沿着旁边一个用与泳池甲板一样的木质材料做的宽大楼梯向下层展厅走去。我从一个小门进入游泳池内,只见里面象船舱一样空荡荡,四周墙壁及地面都被漆成偏绿的蓝色,头顶上阳光炫丽把水面的波纹印洒在四周的墙上和地下。光随着波纹在不断移动,我的头微微晕玄真有一种至身于水底世界的神秘感觉,但身上手上都是干的。我把手臂伸直抬头目测,感觉这里的空间高度约 2.5 米左右,再上去就是一块平坦而全透明的天花板在盛装着上半部池中的水。正在我向上看时头顶上方传来了一阵阵沉闷闷的说话声,听不清楚但看见几亇被水波扭曲了的人形在朝我指指点点。这时我己能体会到他们从上层走近游泳池边看见水下站着的我时的惶恐,我知道我作为今天艺术家莱安埃尔利赫所设的第一个诱饵被人咬了钩。接下来的情景是上面四个青年人,一个个从上层奔到下层又继续做新来的一批人的诱饵后把后面的人再吸下去。我又走回上层展厅然后一亇人安静地坐在地上,我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记着自己所能体会到的四个特征 : (1) 一小时内连小孩共有 93 人上上下下,当中只间断过两次。(2) 只要下面有人上面的人就一定会下去,只有当水下看不见人时上面经过的人中有的只是稍注意一下这个普通的泳池后没有下楼继续参观就离开了。(3) 我注意到了那个蓝绿色的水平面就象一个大萤光屏在传送画面,每次传送的画面内容都不一样,就象一个活的广告板。它是一幅永远不会重复的画面但时有时无。只有当观众到了底层后画面才会出现,它的展示功能才开始有效工作。下面的人越多这种接力式的展示持续的时间就越长。这块画面的展示效果完全取觉于那些在上面被刺激一下后要下去讨个明白的人们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和所做的动作。我在上面看见一个妈妈背着一亇小孩沿着池底那一截梯子在向上爬,我知道他们头顶上有一个水晶顶,他们是爬不上来的 ; 我也知道他们在闹着玩,不是真在逃命。但这种场面让人感觉在看一幕真实的“坦泰尼克”,使人感到压抑和恐惧。几个月前我与上海艺术家孙良一起来 P.S.1 参观,那天由于时间太紧,只能匆匆晃一晃这亇 “ 游泳池 ” 展厅。当时水下没人,上面也没人。我们俩人花了二、三分钟时间围着这个小游泳池转了一圈觉得很平常,二人也都没想下楼再去看看便离开了。第一次参观此处后让我耿耿于怀,有上名家当的感觉。今天看来我们第一次的感觉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这亇水面上出现的制造视觉欺骗的画面,所以觉得上当了。( 4 )我在本子上记了一条:因为我没有上当而感觉无聊;因为我上当了而感觉有趣。

要离开 “ 游泳池 ” 时我顺便问了身边一位带着二亇孩子在参观的中年男子:请问先生喜不喜欢这件作品?他说喜欢。我问为什么?他答因为很有趣,人越多趣有趣。这也间接证明了我对游泳池 “人越少越无趣” 的观点。

这个由大众调查得来的 “ 人越多越有趣 ” 的评价恰好揭露了该作品的真正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水下有人时,水上也要有人看),它先利用人们正常视觉里出现的超现实的迷惑现象来使自己思维的逻辑判断上发生短暂的错误,再利用人们启图寻找这个错误的好奇心和责任心(下去看个究竟)无意识地成为新人上钩的诱饵。这种由专人精心设计,利用被欺骗者主动的行为无意识地再去欺骗其他人而单方向集体行动是人类一个难解的 “ 达芬奇密码 ” 。

“游泳池”创作于上世纪未1999年,当时莱安埃尔利赫仅26岁。以后这件作品红了十年,遊展于世界各地而久盛不衰,是当代艺术作品中比较罕见的现象。“游泳池”的重点是骗,是用上当人的行为再去骗别人,并且让大家觉得很好玩很正常很享受。这里的关键是艺术家抓住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 利用人的认识局限,好奇心理和贪婪弱点来制造机会。这位年青的艺术家通过一亇特殊的装置,再利用观众本身行为的参与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这种现象。在历史上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类活生生的例子。远的不说,就看在当前美国严重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伯纳德马道夫案就是一个典型。马道夫的名字在全球可说是家喻户晓,他利用自己曾做过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主席这样一个显赫的位置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然后利用这批人做诱饵再去欺骗新的一批人投资入伙。他设计的骗局比较巧妙,主要猎物是社会名流。因为 (1) 这些人有钱而且出手大方,特别喜欢做金融、房地产和艺术品投资, (2) 这些人的社交习惯就是讲圈子,要入圈非得是由圈内人介绍。马道夫就是利用这些特点设计了 “ 要投资就得找马道夫 ; 要入伙必须由他的客户介绍 ” ,有钱也不一定能入门的玄乎手段。这种不是求客户而是拒客户的心理欺骗的反向广告非常有效,它使马道夫在 20 年里以相同的手法向数千名受害者骗取六百五十亿美元。马道夫用新人的钱付旧人的“利润”来稳住局面并舒舒服服地挥霍这些不义之财。事实上马道夫己有十三年没有为客户作过投资服务,但他所设计的骗局仍然在有效地为他工作 。这个骗局最终败露是由于在十分恶劣的金融危机的环境里马道夫清楚地看到他将没有足够的新人加入而使支付“利润”所需的大量资金中断,骗局必露无疑时为了保护家人才被迫去“自首”的。马道夫最后被判刑150年,法官称他是人类极度邪恶的代表。我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游泳池”所展示的作品外延与内涵和这个“极度邪恶”的故事里所用的手段非常相似。我不相信26岁的莱安埃尔利赫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就有揭露马道夫这类庞氏大骗局的洞察力,马道夫现象与“游泳池”效应的吻合应该是一种自然巧合。这就是优秀艺术作品能够向人们展示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功能 。

我在上面看见一个妈妈背着一亇小孩沿着池底那一截梯子在向上爬,我知道他们头顶上有一个水晶顶,他们是爬不上来的 ; 我也知道他们在闹着玩,不是真在逃命。但这种场面让人感觉在看一幕真实的 “ 坦泰尼克 ”,使人感到压抑。(喻干摄影)


“游泳池” 的重点是骗,重点中的核心是用上当人的行为再去骗别人,并且让大家觉得很好玩很正常很享受。这里的关键是艺术家抓住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 : 利用人的认识局限,好奇心理和贪婪弱点来制造机会。(此照片由P.S.1 提供 Courtesy 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
 
 
 
 
 
 
 
 

本网站里所有网页设计的版权属纽约"中华文化艺术网" eChinaArt.com, Inc. 所有,文章、艺术作品照片版权属艺术家或作者本人所有。任何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的转载, 出版或借用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eChinaArt.com,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