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青年时期的朋友小高 – 专访日本大广集团(DAIKO) 大中国区总裁高学明

喻干, 2009年7月
 

这次匆促回沪探年迈的父毋,期间老友樊天华说要请客为我接风并声称另有几位老朋友也会请来但姓名先不讲,去了之后就知道是谁了。五月十五日晚我与刘艳准时赴约定饭店,进了包厢见到樊夫人孙莉己在坐,身边还多了一个熟面孔 - 是严跃华 。我只知他六年前去了加拿大,然后杳无音讯 。我十二、三 岁时就在控江文华馆认识跃华,记得他当时(70 年中期 )的一幅 "丰庆轮下水欢" 工笔重彩画在上海市少年儿童美展上弄到过不少喝彩声,现在他仍然是英雄不减少年勇,在大洋彼岸弄墨挥毫,扶植桃李传播东方艺术佳音。几分钟后匆匆走进一人,原来是我的学长董卫星(我猜会有他),我知道他正在为上大美院赶庞大繁重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环境设计工作,他能在百忙中来聚会,我们都感到很高兴。 过了一会,又一条影子西装革屐地闪了进来。他坐定后,大家先是一呆,然后几乎是同声叫到 : 高学明,原来是小高你啊(我们以前都喜欢叫他小高) 。

我与青年时期的朋友高学明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了,这次不期而遇感觉很亲切。我问小高是否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们曾合作过油画 “小红军”?高答:记得。樊天华说他也记得在1981初我们三人(高学明、樊天华和喻干)在严 寒的正月冒着风雪去杭州观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展(见另文"三访陈 丹青") ,在那年底还是我们三人同住在宝山防疫站 为该单位画油画扒分,然后在乡间的小路上数钱分钱 。关于高学明,我只知道他在 80年代未期去了日本留学,由于我那时也正忙于赴美留学,忙乱中相互失去联系。数月前的一天听樊天华在电话里提到一句说小高现在是日本大广告公司 DAIKO (大广集团 )的驻华首席代表等等。席间大家听高学明大致介绍他在日本的经历,我感到很有意义,这正是我目前主持反映海外留学生创业精神的"足迹彼岸"专栏的好题材。于是我与他相约在我回纽约前对他进行一次专访,小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五月卄 一日在我准时来到位于上海市石门一路(威海路)的大广集团中国区总部与高学明见面访谈。小高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和我一口气从下午五时整谈到晚上九时,从办公室聊到饭店,要不是在晚九时半他有上海世博局重要会议需参加,我们还得聊下去。下面是我采访内容。

问 : 我知道留学生从下了飞机踏上彼岸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孤军奋战,你当时对自己的前程有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一个人去了一个新世界,到了一了漠生的环境里,我对自己的将来的发展做了思考:首先要在异国他乡踏上那里社会的第一步台阶,要有别于他人的一技之长或较高的学历。而迈向第一步台阶之前我必须通过语言关。于是,在1988-1990两年的时间里我边打工供学费边苦读语言,通过语言关后我便报考日本千叶大学设计系的硕士研究生。千叶大学曾经是自己梦魅以求的学府,其工业美术设计专业 著名于世,日本的许多著名设计家或大企业的设计师都诞生于该校。记得在国内读大学时、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王授之先生对该校推崇之至、至今记忆犹新。在千叶大学,我花了三年时间研究了日本现代设计的理论、设计意念和技法。由于自己在国内大学时代奠定了一些专业基础 ,所以各门课都能顺利完成并获导师大木教授的较高评价,并于1993年顺利毕业 。

问 : 留学日本对你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你认为中国可以从它哪里学到些什么东西 ?

高学明 : 研究日本,首先得从日本的近代史开始,这实际上并不复杂。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德川幕府)是一个非常封闭锁国和落后的封建国家。 18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 ~1912 在位)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 明治维新”。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没落腐朽的晚清阶段(同治、光绪),但在日本已时行「全盘欧化」的思潮,用我们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做「打开国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明治维新的最大贡献在于引入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体系,它首先是派大量“ 留学生” 去时值工业革命阶段的欧洲:去英国学习工业制造、去法国学习法律、去德国学习医学等。这批“ 留学生” 回国后又推动明治维新进一步完善整个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抓教育,抓基层的产业,抓社会管理体系,完成了日本从封建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的转折,奠定了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基石。明治维 新的直接结果使得日本国力增强,日俄战争和日清战争日本胜利更使日本的自信心急速膨涨,开始做超强帝国之梦,也导致日本疯狂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战败投降。

日本这个国家有一个弱点同时也是它的优这点,就是创造力弱模仿力强。回顾日本2000年的历史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发明,但“拿来主义” 很在行。日本200年以前的数千年里都是学中国的,“遣唐使”和“ 遣隋使” 是什么概念?留学生啊!100 以前学欧洲,60年前战败后的又全盘学美国:从汽车到半导体到电脑,只要当时先进于日本的东西它样样都学。日本人还 有一个特点就是“改良主义的精坤” 即“工匠精神”。他们能把一样东 西拿来进行改良然后发挥到极致再卖出去。美国人发明了汽车和家电及电脑却做不过日本;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时速450公里的日本的新干线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高速列车等等。 日本语言文字是从汉字变化过来的, 200年以前日本自己是没有文字的。它的那个片假名,平假名都是利用中文的“ 偏旁”去作为发音的符号,然后经改良逐步变为日文。 至今日语里的“ 音读”“ 吴音“ 宋音” 是从中国来的・・・ 所以日本文化的主体也是来源于中国。 正是由于日本没有很长而且独立的文化渊源,以及它的资源匮乏等因素,这也促使了它独特的“拿来+ 改良”务实精神的发展。 反过来看看那些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有哪一个现在成为很先进发达国家的? “悠久的历 史文化” 有时也会成为包袱,你是不认为是这样 的吗? 以前我们常会这么说:“我们现在虽然落后,但我的祖宗可很厉害啦!我 们有五千年的辉 煌文化历 史,四大发明云云・・・” 试图用这样一种意识来否定或者淡化现在自己的落后。 我们都记得三十多年以前在上学念书时如此地受教育的。现在回想起来很可笑!而实际上这种精神胜利法只能象阿Q那样骗骗自己而己。所以要赶上世界强 国就必须抛掉包袱,必须务实 。二十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不仅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还送出了大批留学生去发达国家,如我们几乎在相同时期出国,只是我去了日本,你去了美国。 二十年过去后,中国的情况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务实的结果啊!按照哲学家的眼光看,现在中国时兴“实用主义”,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是最典型的・・・ 。

问 : 在你的事业中,特别是在日本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人或特殊的事对你产生过什么重大的影响?

高学明 : 有,当然有!这 些人总在关键点时给我关键的指点,造就了我关键的人生转折,就象遇上贵人一 样。首先是我的启蒙老师司明祥先生,是他引领我走入艺术的殿园,同时他又是我认知中国传统艺术的启明者。包括后来在国内上大学,我受司明祥先生的影响颇深,就连自己决定去日本留学的想法都是在他的惑之下形成的。司先生在上世纪80代中旬国门打开之后初常去日本开个人画展,他经常向我介绍 日本的情况。这对于一个求知欲旺盛且生活在封闭时代的青年无不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于是在他的帮助下,我走出了跨越国门的第一步。

第二人是我现在公司的一位老前辈,叫植村治郎。当年在中国国内反响很大的日本电视连续剧 “血疑” 、“ 阿信” 及“ 北京国 际马拉松赛 ” 等都是他和大广公司同仁的工作成果,他是大广在中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植村是一位非常具有亲和力的日本人,崇拜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中国人非常友好,我可以肯定地说自己一生中再也碰不到第二位象他对中国人这 么友善的日本人。我在公司与植村治郎先生同事有八年之久,没有听到他说任何一个人的坏话却总是乐于助人。我在93年入大广,植村治郎先生是国际局长,也是我的上司。刚刚踏入大广这样的国际著名跨国广告公司时,我是那里唯一的中国人,而且对于专业广告一无所知,这对我来说的确是颤颤兢兢。正是由于植村治郎先生的指点与关爱,给了自己极大的勇气,我克服了很多困难,渐渐地融入这个社会并成为一其中的分子。

由于这两个人的帮助我人生路上有了二个转折点,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造就了我的今天。除此之外,在思想、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人是谢立纲先生(我们以前的素描老师和班主任)。记得谢立纲先生经常教导学生:“人要有思想、而且是自己的思想” 。这句名言对我的一生都起到了大的影响。在学习方面,谢先生强调 “先广博后精深”,这也给了我很大启发 。除了艺术专业之外,我尽量多接触一些诸 如文学、历 史、经济、经营等人文等方面的知识,虽然非常繁杂但我都感兴趣。通过大量的累积,我发现它们在很多内在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有意识地把这些关联组合起来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或者说 “ 体系”。而且可以把横竖应用组成无数变化的“ 模块”,真的很有意思。除此之外、谢立纲先生非常强调“ 方法论”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 Solutions(解决方案)。一个思维方式和一种工作方式对我以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面这些师长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问 : 你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到这个位置的?有何感触?

高学明 : 如我上面讲到的,首先是学习, 选好自己喜好的专业,打好基础。然后是找一个适合于自己、自己喜欢的、而且可以长期发展的职业。由于大广有很强的国际业务背景,我就重点选择这家公司。在非常多的应聘者中录取我一个是中国人。 刚进公司时我一心想做一名出色的广告创意人,可是人事部门的干部找我谈话,给了我一个忠告: 想做广告创意设计的热 情值得赞许,但作为一个在日本的外国人,有更重要,更合适的工作岗位在等你,那就是中国市场的广告业务,在哪里天更高路更宽。于是带着不乐意的情绪,我勉强来到公司海外市场业务的国 际局中国营业1部工作,我从美术设计领域转向市场营销领域,自嘲“下海” (笑)。我带着“ 看看高学明究竟有多大能耐” 的信念再一次接受Challenge(挑战)。

到了国 际局中国营业1部后、我以为以前在国内大学和外贸进出口公司广告科多多少少接触过广告,没有很多的担心。但不久我很受到了非常大的shock (震惊),自己以前所知道的“广告”知识和国外专业广告的距离十万八千里。于是我开始系统学习和接触市场营销(Marketing),比较幸运的是当时正处于90代初国内开放时期,是日本大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年代。我有幸直接参与了松下电器、NEC 、马自达汽车等的大项目的业务。由于我是公司唯一的中国人,从项目策划、提案、实施从来少不了我。这样我有机会接触到市场营销划,市场沟通传播策略划、创意策划、媒介企划、活动企划等公司最优秀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通过我了解中国市场(市场宏观 ・消费者・竞争者・媒体・渠道等数据・信息・调查 ・ 分析报告等),而我体验了整个过程、学到了他们如何策划全过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以及对策略制定考虑的因素、逻辑的推论、寻找机会的着眼点及市场切口、整体传播的演绎、实施后的效果测定・・・ 等等,真是受益非浅。经过3年无数的项目案例的实践,我便开始独立行走了。

经历了上述过程后我开始喜欢这份工作,有道是“ 塞翁失马,焉知非 福 ”。 当时人事部的人讲得有道理,因为广告创意主要是对文化的理解,没有文化背静或根基土壤是很难做一则好的广告。我至今在日本几十年、有时还看不懂很多好广告文案(Ad copy),这和我至今都不能理会日本的“漫才”(日本相声)有趣好笑在哪里一样。这与咱们中国的好的相声段子那些即使在中国待上10 年20 年的外国人未必能会意它的幽默之处是一样的道理。即便当年我去做了创意、可能创意技术虽不成问题,但绝对不会成为是出色的 Creator (创意者)。我相信!

有时、碰到许多老友,他们都会惊奇地问道「你改行了!?」 我会这样地笑答:「艺术不是我的职业、是我的爱好,60岁退休以后我会矢志自己的爱好」。

 在国外环境里工作,本土人排外现 象一定是有的。但我总是在想:只要自己心诚 ,如果能作到诚 心诚 意就什么事都不怕了。通过 一段时间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后大家是会认识你的价值的。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 一点,公司的上上下下都比较认可我。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什么是好的公司?用自己的观点来说 “合适我的才是最好的公司”,并不是谁付你的工资最高就是最好的公司。我们要看公司的文化,行事风格等综 合方面的磁场是不是能吸引自己。在大广期间,有许多别的公司愿意付我更高的薪金让我为他们工作。但我认为大广公司比较民主,它的文化或磁场能吸引我,也很适合我的个性,所以我就接着干不离开。当然在人生道路关键 点上我也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如上面提到过的植村治郎等前辈。

可能正是因为我的这种经历 ,我现在也会常常去帮助素不相识的人。如我在繁忙的工作之后有时会去酒吧喝点酒放松一下。在哪里我会碰到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中有的人想自己创业闯 天下。 对于这些有理想的轻年人,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见解,帮助他们做投资或商务运作的可行性分析。如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人想开餐厅,我就教他如何选 点,然后估算出周围每个楼层里的人数和可能来他餐厅就餐的人数,这样可大致推算出投资与回报的关系等等。 对于年轻人,我特别强调“理想” 与“梦想” 的区别问题。我认为:“理想”是想了就去做(to take action),只要有action肯定有结果; 而“梦想”是光想不做,理想无从谈起,只能叫做梦想而已! 喻插话:你平时工作不分昼夜,难得休息一下,怎么还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不认识的年轻人身上?高学明 : 我认为做人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行善, “善心如水” 吧。我教导年青人,他们将来成功后可以对社会有好处 ,社会兴旺也会为我带来益处。 这种看不见的互益网是人类当代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迹。

问 : 你是大广公司驻大中国区的最高层管理人,你认为什么是公司管理最有效的方法?

高学明 : 注入企业的文化理念。企业像一个“ 家庭” 也可以说“ 家庭观 念”,这就是所谓企业文化。企业没有文化就像人没有思想一样,没有同一的方向,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无法走得更高更远。比如我们谈如何用人,你是按照日本企业的传统做法“论资排辈” 还是“ 能力之上”?结果是不一样的。还有组织系统中的责权利合一、组织系统化运营等也很重要,不要因为你是总裁,什么事你都说了算,这样会破坏组织系统。就好像汽车的方向盘不能替代发动机、发动机不能替代轮胎一样。还有如果你想让员工对企业有忠诚度,高工资不是唯一的方法。你给他工资很高、但公司的气氛很差、每天勾心头角,上班不开心,他能待多久呢?还有一种情况,你给他工资很高,公司的氛围也很好但就是能力提高的平台没有,自身“ 资本增殖” 空间没有,他也不能长久。因此,你要留驻人才企业必须做到3 点:一是工资收,二是提供员工能力提高的平台或空间,三是企业有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即领导者应建立“人格威信” 。 我经常和我所管辖的各公司总经理、总监等高级管理层说: 你们已经拥有了公司赋予你们的“ 职权威信” ,你是总经理,部下听你的但实际上经常会发生“ 口服心不服”的现象。这样的管理效果是不理想的,要追求良好的经营管理效果就必须让员工“口服心服”,即管理者除了“ 职权威信” 外还需要自己建立“人格威信”。“人格威信” 俗称是人格魅力,要让自己成为员工的“镜子” , 即管理的最高境界“ 王道与霸道” 。

我在公司里可是没有专用的办公室的,我的办公桌是和所有员工们的桌子放在一起的(见图)。这样 既可以直接与公司同仁们接触,及时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员工们与我的距离也会感觉更平等,更亲切,就象在家里一样。说实话,我现在努力工作不是为了钱(我早就不为钱而工作了)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让我的员工得到更大的利益。我常对公司同仁说:企业就象一个家庭,职工是家庭成员,我CEO就是家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工作,企业好了家就好,子女也自然会好,恰似唇齿相依。这样公司员工会感到,生活在这样 一个大家庭里很幸福,因此为这个家庭而努力工作是自己的天职。 这样的情感型管理模式是由内向外型的,它往往比由外向内的行政管理模式效果要好。

问 : 你的家人在日本还是中国?你是怎样看待子女教育问题的?

高学明 : 我的家目前在上海。 虽然我的孩子们拥有日本居住权,从小生长在日本,但我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时时记住自己的Identity(身份)。所以我让他们在中国上学受教育。另外,我让孩子从小养成自立自律的习惯,从来不搞特殊化待遇。凭我现在的经济 能力,我可以让孩子们到上海最好的国际学校 读书,但在那种环境里往往会比爸爸妈妈的金钱和地位,对孩子真正的发 展不利。孟子早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尔.盖茨有那么多财产却很少留给儿女就是遵循了我们的老祖宗有训“ 富不过三代” 的道理。有道是“ 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 子女的教育也一样。所以我决定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与上海普通的市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 这样可以接触到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因为我的生活理念是,不管一亇人在事业上取得过多大成就,他终究还应 是一亇普通的人。在孩子们读书的日子里,我没有一次开车送他们上过学,都是自己走路或坐巴士去的,我尽量不让孩子们存在优越感。

问 : 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精力旺盛,经验最丰富的当打之年。请问你在这知天命的年份人生的终极目标什么?你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的过程快乐吗?

高学明 : 我没有既定目标,因为中国市场太辽阔,从一个单纯的人口市场规模推算,中国是整个世界市场的约22-23%之大。目前中国广告市场的总规模仅占世界总广告总量的 6-7%,占国内GDP总量不到1%,而美国、欧洲、日本是2-3% 左右。按照如此推算,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还有3倍以上。所以我不知道也从来没有设计一个目标,守着当年的人生格言:“ 要看看我高学明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为此努力地工作,同时又在享受过程的快乐 。

 

高学明在大广集团中国区总部接受中华文化艺术网特约访谈
.
高学明在大广集团中国区总部接受中华文化艺术网喻干采访
.
高学明说:“我在公司里可是没有专用的办公室的,我的办公桌是和所有员工们的桌子放在一起的。”
.

高学明在大广集团中国区总部办公

 

 
 

本网站里所有网页设计的版权属纽约"中华文化艺术网" eChinaArt.com, Inc. 所有,文章、艺术作品照片版权属艺术家或作者本人所有。任何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的转载, 出版或借用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eChinaArt.com,Inc©